欢迎您!注册
i问财首页|智能查找|投资策略|策略回测||股民学校|意见反馈|
    教你学炒股

    历史版本

    这是本词条的历史版本,由MQS062425于2018-09-29 21:06:12贡献。查看最新版本

    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BIT)通俗地说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税的利润,也就是在不考虑利息的情况下在交所得税前的利润,也可以称为息前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顾名思义,是指不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比如一个企业营业收入200000元,总成本150000元,其中发生财务费用下利息支出10000元,所得税率为25%,那么按会计上的做法,其净利润是(200000-150000)*(1-25%)=37500。 我们先来看税前利润(这一步也是会计上有的),税前利润就是在交税前的利润总和,所以本例的税前利润是(200000-150000)=50000,这还不是息税前利润(只是税前利润,因为总成本中还包括利息)。 我们再来看利息,如果在求利润的时候考虑利息,那么除掉利息所计算出来的就是息税前利润(息前税前利润),我们知道,企业的总成本是包括财务费用的(当然在财管上题目告诉的经营成本不包括),所以不考虑利息的成本为150000-10000=140000,所以息税前利润为200000-140000=60000, 我们也可以用刚才求出的税前利润加上利息求得即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50000+利息10000=60000。

     应用

    EBIT主要用来衡量企业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EBITDA则主要用于衡量企业主营业务产生现金流的能力。他们都反映企业现金的流动情况,是资本市场上投资者比较重视的两个指标,通过在计算利润时剔除掉一些因素,可以使利润的计算口径更方便投资者使用。

    EBIT和净利润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剔除了资本结构和所得税政策的影响。如此,同一行业里的不同企业之间,无论所在地的所得税率是有多大差异,或是资本结构有多大差异,都可以够拿出EBIT这类指标来更为准确的比较盈利能力。而同一个企业在分析不同时期盈利能力变化时,使用EBIT也比较净利润更具可比性。

     利润率

    息税前营业利润率=(净利润+所得税+财务费用)/营业收入

     变动率

    息税前利润变动率=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财务杠杆系数

    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经营杠杆系数×销售量变动率

     计算

    息税前利润=企业的净利润+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企业支付的所得税

    或者

    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经营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息税前利润主要用来计算的,比如:

    无论企业营业利润多少,债务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都是固定不变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这能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

     关系

    根据经营杠杆系数的定义公式推导如下: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增长率/产销量增长率

    所以,息税前利润增长率=经营杠杆系数*产销量增长率

    当单价一定时,产销量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

    所以,息税前利润增长率=经营杠杆系数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

     保障比率

    息税前利润保障比率即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现金流量=(息税前利润+折旧摊销支出)/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费用


    设问财为首页
    © 2025 浙江同花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浙ICP备100563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