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等级通知书

东方金诚主评字【2024】0186号

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信用评级委员会通过对贵公司信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评定贵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AA+,评级展望为稳定,该主体信用等级及评级展望在2025年4月15日内有效,期间如有评级调整则以最新调整为准。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

二〇二四年四月十六日

信用评级报告声明

为正确理解和使用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金诚”)出具的信用评级报告(以下简称“本报告”),本公司声明如下:

1.本次评级为委托评级,东方金诚与受评对象不存在任何影响本次评级行为独立、客观、公正的关联关系,本次项目评级人员与评级对象之间亦不存在任何影响本次评级行为独立、客观、公正的关联关系。

2.本次评级中,东方金诚及其评级人员遵照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部门相关要求,充分履行了勤勉尽责和诚信义务,有充分理由保证本次评级遵循了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

3.本评级报告的结论,是按照东方金诚的评级流程及评级标准做出的独立判断,未受评级对象和第三方组织或个人的干预和影响。

4.本次评级依据委托方提供的资料和/或已经正式对外公布的信息,相关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均由资料提供方和/或发布方负责,东方金诚按照相关性、可靠性、及时性的原则对评级信息进行合理审慎的核查分析,但不对资料提供方和/或发布方提供的信息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5.本报告仅为受评对象信用状况的第三方参考意见,并非是对某种决策的结论或建议。东方金诚不对发行人使用/引用本报告产生的任何后果承担责任,也不对任何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和投资损失承担责任。

6.本报告自2024年4月16日至2025年4月15日有效,该有效期除终止评级外,不因任何原因调整。在评级结果有效期内,东方金诚有权作出变更等级、撤销等级、中止评级、终止评级等决定,必要时予以公布。

7.本报告的著作权等相关知识产权均归东方金诚所有。除委托评级合同约定外,委托方、受评对象等任何使用者未经东方金诚书面授权,不得用于发行债务融资工具等证券业务活动或其他用途。使用者必须按照东方金诚授权确定的方式使用并注明评级结果有效期限。东方金诚对本报告的未授权使用、超越授权使用和不当使用行为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8.本声明为本报告不可分割的内容,委托方、受评对象等任何使用者使用/引用本报告,应转载本声明。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丽泽金融商务区平安幸福中心A座45、46、47层 100071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

2024年4月16日

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主体信用评级报告

主体信用等级 评级展望 评级日期 评级组长 小组成员

AA+ 稳定 2024/4/16 熊 琎 姜 珊

主体概况

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轩高科”或“公司”)主要从事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电池系统及输配电设备的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控股股东为李缜、李晨、南京国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轩控股”)2,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李缜。

评级观点

评级模型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权重(%) 得分

企业规模 营业总收入 15.00 12.66

市场竞争力 市场地位 10.00 10.00

技术壁垒 10.00 10.00

研发投入力度 10.00 10.00

盈利能力和运营效率 利润总额 12.00 7.39

毛利率 6.00 4.91

应收账款周转率 7.00 3.39

债务负担和保障程度 资产负债率 10.00 6.07

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 10.00 5.67

EBITDA利息倍数 10.00 3.94

调整因素 其他+1

个体信用状况 aa+

外部支持 无

评级模型结果 AA+

注:最终评级结果由信评委参考评级模型输出结果通过投票评定,可能与评级模型输出结果存在差异。

公司是国内大型动力电池制造企业,建立了覆盖锂镍等矿产资源、碳酸锂等原材料及电池正负极材料等环节的产业链,动力电池市场份额位居行业前列,竞争力很强;公司锂电池技术研发水平先进,磷酸铁锂电芯能量密度高、低温性能良好,磷酸锰铁锂电池寿命和循环次数行业领先;公司动力电池业务拥有奇瑞汽车、上汽通用五菱、长城、长安、广汽、吉利、美国R公司、印度TaTa、越南VinFast等国内外优质客户,并取得了大众标准电芯(三元及磷酸铁锂)定点,近年来电池收入及毛利润均增长较快;作为A股上市公司,公司直接融资渠道畅通,近年公司资本实力不断增强;公司所处新能源行业属于多地支持性产业,在多个基地建设中取得专项发展基金、产业扶持基金、税收返还等政府补助,并获得贷款贴息等其他支持。同时,东方金诚关注到,近年碳酸锂、电解液等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给公司成本控制带来一定压力,近年毛利率有所下降;公司应收账款、存货规模较大,对资金形成占用,应收账款和存货计提坏账准备较大;公司有息债务规模增长较快,以短期有息债务为主,面临一定集中偿付压力。

综合分析,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很强,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大,违约风险很低。

1本次主体评级信息的有效期列示于信用等级通知书,有效期满后自动失效,请报告使用者仅参考处于有效期内的主体评级信息。

2李缜为国轩控股控股股东、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李晨系李缜之子,李缜、李晨、南京国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做为一致行动人共同作为公司的控股股东。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丽泽金融商务区平安幸福中心A座45、46、47层 100071

主要指标及依据

2022年收入构成(单位:亿元)

近年债务期限结构(单位:亿元)

主要数据和指标

项目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6月

资产总额(亿元) 278.35 436.13 726.27 834.10

所有者权益(亿元) 110.75 193.74 244.98 251.10

全部债务(亿元) 123.23 182.39 364.66 440.16

营业总收入(亿元) 67.24 103.56 230.52 152.39

利润总额(亿元) 1.66 0.48 2.59 2.09

经营性净现金流(亿元) 6.85 10.58 8.01 1.65

营业利润率(%) 24.58 17.88 17.10 14.79

资产负债率(%) 60.21 55.58 66.27 69.90

流动比率(%) 131.33 138.27 109.07 111.48

EBITDA利息倍数(倍) 2.83 2.76 2.11 -

全部债务/EBITDA(倍) 10.94 14.62 17.67 -

注:数据来源于公司2020年~2022年的审计报告及未经审计的2023年1~6月财务报表。

优势

公司是国内大型动力电池制造企业,业务包括动力锂电池系统、储能电池系统和输配电设备三大板块,建立了覆盖锂镍等矿产资源、碳酸锂等原材料及电池正负极材料等环节的产业链,动力电池市场份额位居行业前列,竞争力很强;

公司锂电池技术研发水平先进,磷酸铁锂电芯能量密度高、低温性能良好,磷酸锰铁锂电池寿命和循环次数行业领先;公司动力电池业务拥有奇瑞汽车、上汽通用五菱、长城、长安、广汽、吉利、美国R公司、印度TaTa、越南VinFast等国内外优质客户,并取得了大众标准电芯(三元及磷酸铁锂)定点,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储能市场需求增长,公司电池收入及毛利润均增长较快;

作为A股上市公司,公司直接融资渠道畅通,受益于定向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近年公司资本实力不断增强;

公司所处新能源行业属于多地支持性产业,在多个基地建设中取得专项发展基金、产业扶持基金、税收返还等政府补助,并获得贷款贴息等其他支持。

关注

近年碳酸锂、电解液等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给公司成本控制带来一定压力,近年毛利率有所下降;

公司应收账款、存货规模较大,对资金形成占用,应收账款和存货计提坏账准备较大;

公司有息债务规模增长较快,以短期有息债务为主,面临一定集中偿付压力,预计随着在建项目推进,公司债务规模将持续增长。

评级展望

公司评级展望为稳定。未来随着在建产能的陆续投产,向整车厂供货量持续提升,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将保持很强的市场竞争优势。

评级方法及模型

信息技术企业信用评级方法及模型(RTFC012202403)

历史评级信息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丽泽金融商务区平安幸福中心A座45、46、47层 100071

主体概况

公司主要从事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电池系统及输配电设备的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控股股东为李缜、李晨和国轩控股,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李缜

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轩高科”或“公司”)主要从事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电池系统及输配电设备的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近年动力电池系统收入占比超90%。公司动力电池系统主要产品为磷酸铁锂材料及电芯、三元材料及电芯、动力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等,产品应用于纯电动商用车、乘用车、专用车以及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领域。

国轩高科系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国轩”)控股股东珠海国轩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珠海国轩”)通过反向购买江苏东源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源电器”)实现上市的股份制企业。国轩高科原名东源电器,系经江苏省人民政府《省政府关于同意变更设立江苏东源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苏政复[1998]30号)批准,由江苏东源集团有限公司改制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东源电器通过向李晨等42名自然人以及珠海国轩等9家企业发行4.88亿股股份的方式购买其合计持有的合肥国轩99.26%的股权,同时向特定对象李缜等4名自然人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2015年5月,东源电器已完成上述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之标的资产的过户,同时新增发行股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上述交易完成后,珠海国轩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李缜持有珠海国轩80.69%的股份,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2015年,公司名称由东源电器变更为现名。2020年,珠海国轩更名为南京国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轩控股”)。

2021年公司向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众中国”)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3.84亿股,已于2021年12月完成新增股份登记并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上述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72.31亿元。上述非公开发行股份完成后,公司总股本由12.81亿股增加至16.65亿股,大众中国对公司的持股数量由5646.76万股增至4.41亿股,持股比例从4.41%增至26.47%,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根据大众中国与相关各方于2020年5月签署的协议,大众中国承诺,自上述非公开发行和股份转让涉及的公司相关股份均登记至大众中国名下起36个月内或大众中国自行决定的更长期间内,其将不可撤销地放弃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的表

决权,以使大众中国的表决权比例比创始股东方(国轩控股、李缜及其一致行动人李晨)的表决权比例低至少5%,故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公司已于2022年7月28日完成以新增A股股票为基础证券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lobal Depositary Receipts)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事宜,公司注册资本由人民币16.65亿元变更为人民币17.79亿元。

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注册资本为17.79亿元,大众中国持有公司24.77%的股权,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国轩控股、自然人李缜、李晨为一致行动人,分别直接持有公司9.60%、5.81%和1.60%的股份,其中李缜持有国轩控股80.69%的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截至2023年6月末,国轩控股所持公司股份的46.51%已质押。

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在全国已完成14个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布局,产能合计达100GWh/年(含在建、新建及在产基地),同时建成2个正极材料工厂,产能合计为14.6万吨/年。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2年公司实现动力电池装机量约13.3GWh,国内排名第四,市场份额约4.5%。

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合并)资产总额834.10亿元,所有者权益251.10亿元,资产负债率为9.90%。2022年及2023年1~6月,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总收入230.52亿元和152.39亿元,利润总额2.59亿元和2.09亿元。

个体信用状况

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

四季度经济运行稳中略缓,2024年经济运行将进一步向常态化水平回归

2023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长5.2%,主要受上年同期基数下沉影响,增速高于三季度的4.9%。不过,当季GDP环比增长1.0%,增速较上季度放缓0.3个百分点,放缓幅度大于季节性,显示经济增长动能稳中略缓。这与四季度官方制造业PMI指数持续运行在收缩区间相印证。背后是四季度楼市持续处于调整状态,房地产投资降幅扩大,以及居民商品消费偏弱,抵消了当季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较快增长、外需也有所回暖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再现。

2023年全年GDP增速为5.2%,比上年加快2.2个百分点。这一方面源于2023年防控转段后,经济本身具备内在修复动力,叠加2023年政策面在稳增长方向持续用力,着力扩大内需;另一方面,也与上年GDP增速基数(3.0%)偏低有关。剔除低基数效应,2023年GDP两年平均增速为4.1%,低于5.0%至6.0%的潜在经济增长水平。这也是2023年央行连续实施降息降准,宏观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的原因。

从具体进程上看,2023年经济走势“前高、中低、后稳”。其中,在经历一季度防控转段初期的全面复苏后,二季度房地产行业再现下行势头,并对整体消费、投资信心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实际经济修复力度明显减弱。由此,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稳增长,下半年宏观政策全面发力,经济复苏动能有所转强,顺利完成年初制定的“5.0%左右”的GDP增长目标。需要指出的是,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楼市继续处于调整阶段,仍对经济运行有较为明显的拖累。

展望2024年,预计3月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会继续将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5.0%左右”,全年GDP增速也有望达到这一水平,经济运行会进一步向常态化水平回归。我们预计,2024年经济增长动能将“前低后高”,其中一季度GDP增速将在4.4%左右,后续有望稳定运行在5.0%-6.0%区间。2024年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是居民消费还有较大修复空间,房地产对宏观经济的拖累效应有望减弱,以及政策面会保持一定稳增长力度。此外,2024年全球贸易环境将会回暖,外需对国内经济增长有望形成小幅正向拉动。2024年宏观经济面临的最大不确定因素仍是房地产行业何时企稳回暖。

2024年一季度将进入稳增长关键阶段,逆周期调节政策有望前置发力,房地产行业支持政策力度也会进一步加大

回顾历史可以看到,一旦官方制造业PMI指数连续3个月以上运行在收缩区间,宏观政策做出反应的可能性就会显著加大。另外,2023年12月CPI同比为-0.3%,连续三个月同比负增长;当月PPI同比为-2.7%,工业品价格继续处于较为明显的通缩状态。当前通过下调政策利率引导名义贷款利率下行,缓解实际利率上升的迫切性也较高。由此,预计2024年一季度降息降准落地的可能性较大,基建投资增速也将继续处于较高水平,以对冲房地产投资下滑带来的影响。最后,为尽快引导楼市企稳回暖,全面提振市场信心,接下来房地产支持政策将持续加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丽泽金融商务区平安幸福中心A座45、46、47层 100071

其中的关键是引导居民房贷利率进一步下行。需要指出的是,在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将延续下降的前景下,2024年用于置换地方政府各类隐性债务的特殊再融资债券还将较大规模发行。但在“防止一边化债一边新增”的原则下,未来城投债新增融资有可能面临更为严格的监管环境。

行业分析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驱总成、电源总成及电机控制器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中低速电动车、场地车领域,2022年公司来自新能源汽车行业收入占比79.63%,属于新能源汽车电子电气零部件行业。

动力电池

受益于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近年动力电池销量不断增长,未来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大型整车厂均已布局新能源汽车,预计未来动力电池销量将进一步增长

从下游需求来看,动力电池下游为新能源汽车,受益于2014年以来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迅猛,产销两旺,装车量持续增长。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545.9GWh,同比增长148.5%;累计销量465.5GWh,同比增长150.3%。其中三元电池累计销量193.5GWh,占总销量的41.6%,累计同比增长143.2%;磷酸铁锂电池累计销量271.0GWh,占总销量的58.2%,累计同比增长155.7%。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294.6GWh,同比增长90.7%。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110.4GWh,占总装车量的37.5%,累计同比增长48.6%;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183.8GWh,占总装车量的62.4%,累计同比增长130.2%。

图表1 中国动力电池产销量情况(单位:GWh)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东方金诚整理

图表2 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及增速(单位:GWh、%)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东方金诚整理

2023年1~5月,中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119.2GWh,同比增长43.5%。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37.9GWh,占总装车量的31.8%,同比增长11.4%;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81.2GWh,占总装车量68.1%,同比增长65.9%。在促进消费以及保持经济增长的背景下,预计新能源汽车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受补贴退坡影响,短期内增速有所放缓,相应地,动力电池装机量增速将有所放缓。

2022年受正极材料及电解液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动力电池行业整体毛利率水平有所下降,预计未来行业收入增速将有所放缓,随着碳酸锂等核心原材料价格下跌,盈利能力将持续提升

2022年,下游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长带动动力电池需求增长,龙头企业营业总收入、利润总额均持续增长。从动力电池制造环节看,动力电池成本中,材料成本占80%,人工、制造费用约占20%。而材料构成中,涉及大量的锂、镍、钴,以及铜、铝和石墨等最上游原料,对应动力电池的正极、负极、电解液、铜箔等材料。2021年初,每吨碳酸锂市场价格约5~6万元/吨。但是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碳酸锂价格一路高涨,2022年最高点约57万元/吨。锂盐等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既受上下游供需错配的影响,也存在部分市场投机炒作因素。2023年以来,碳酸锂价格已经大幅度回落,价格最低约17万元/吨,主要是受到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等需求面因素的影响,反映市场短期对终端需求减弱的担忧。

图表3电池级碳酸锂(单位:万元/吨)

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东方金诚整理

图表4三元材料价格(单位:万元/吨)

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东方金诚整理

动力电池厂商的业绩与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关系较大。2022年动力电池厂商在成本端压力下将逐步提价。由于下游整车企业为降本增效而力图控制电池的采购价格,动力电池价格涨幅远小于原材料价格涨幅,2022年动力电池制造主要企业毛利率整体下降。2023年以来,碳酸锂价格下跌,叠加正极加工费、负极和电解液等核心材料价格整体下行,预计短期内动力电池企业盈利能力将持续提升。从中长期看,随着技术进步导致成本下降,上游原材料产能释放及价格回落,预计动力电池价格呈下降趋势。头部企业在拼生产规模的同时,也在加强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大规模的资本性支出将使优势企业与中小型企业间的差距不断拉大。预计动力电池头部企业将凭借技术水平及规模效应继续扩大市场份额,保持较强的盈利能力。

图表5 国内动力电池制造主要企业盈利指标(单位:亿元)

图表6 主要动力电池制造企业毛利率对比(单位:%)

注:左图为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欣旺达、亿纬锂能、孚能科技5家上市公司的合计数据及平均数据

资料来源:i'FinD,东方金诚整理

中国动力电池制造行业已形成行业寡头的竞争格局,市场集中度较高且近年来持续提升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通过发布的《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数据库》统计显示,2022年全

邮箱:dfjc@coamc.com.cn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丽泽金融商务区平安幸福中心A座45、46、47层 100071

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约1010万辆,同比增长59%;动力电池装机量约498GWh,同比增长70%。其中,全球TOP10动力企业合计装机量约为467.28GWh,占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的94%。依次为宁德时代、LGES、比亚迪、松下、SK on、三星SDI、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孚能科技。2022全球装机TOP10榜单中,中国企业占据了6席,占据全球近70%的市场份额。

2022年我国共计57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2021年减少1家,行业已形成行业寡头的竞争格局,且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CR3由2019年的73.4%提升至2022年的78.2%,CR5由2019年的79.1%提升至2022年的85.3%,CR10由2019年的87.9%提升至2021年的95.0%。

图表7 国内动力电池行业市场集中度(单位:%)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东方金诚整理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位列第一阵营,中航创新、国轩高科等8家企业位列第二阵营,其他企业位列第三阵营;随着行业产能的不断扩充,行业竞争将继续加剧,无技术优势及成本优势的企业将不断被出清

按国内装车量排名,动力汽车制造企业中第一阵营企业为宁德时代和比亚迪,2022年动力电池装车量均超过60GWh。2022年,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142.0GWh和69.1GWh;同比增速分别为76%和176%,比亚迪动力电池装车量的高速增长,主要受益于其电动车的热销。第二阵营企业包括中航创新、国轩高科、欣旺达等8家企业,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第3到第10位,装车量超过4GWh,剩余47家企业处于第三阵营,装车量规模较小。

图表8 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前十名(单位:GWh)

图表9 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前五名企业份额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东方金诚整理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丽泽金融商务区平安幸福中心A座45、46、47层 100071

头部电池企业产能及供应链储备更加充分,具备全球供应能力,业务受全球新能源市场带动带动。预计未来电池制造企业内部分化将进一步加剧,龙头企业将凭借资金、技术、成本控制以及产业链完整性等方面的优势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在行业产能已出现结构性过剩的情况下,中小企业、低端产能未来将不断被淘汰。

从主要企业看,宁德时代在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市场占有率均居首位。比亚迪、国轩高科均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欣旺达、孚能科技以三元电池为主。

图表10 2022国内三元电池企业装车量前十(单位:GWh)

图表11 2022国内磷酸铁锂电池企业装车量前十(单位:GWh)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东方金诚整理

业务运营

经营概况

公司营业收入和毛利润主要来自动力电池业务,近年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公司营业收入及毛利润均增长较快,但综合毛利率有所下降

公司营业收入和毛利润主要来自动力电池业务,2020年~2022年,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公司营业收入增长较快,其中动力电池收入3占比始终在95%左右。公司输配电设备业务收入来源于子公司东源电器,东源电器主要产品为高低压开关成套设备、电器数字化设备、配网智能化设备、变压器、断路器、一体化充电桩、车载充电机及储能机柜等。近年输配电设备收入占比逐年下降,2022年为2.88%,占比较小。公司毛利润逐年增长,主要来源于动力电池,受动力电池价格下降、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公司毛利率有所下降。

2023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2.39亿元,同比增长76.42%,毛利润为23.39亿元,同比增长87.74%。

邮箱:dfjc@coamc.com.cn

图表12 公司营业收入、毛利润及毛利率构成情况(单位:亿元)

项目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1~6月

收入 占比 收入 占比 收入 占比 收入 占比

动力电池 62.77 93.35 97.65 94.29 219.90 95.40 146.25 95.98

输配电设备 3.44 5.11 4.58 4.43 6.64 2.88 4.12 2.70

其他 1.04 1.54 1.33 1.28 3.98 1.73 2.02 1.32

合计 67.24 100.00 103.56 100.00 230.52 100.00 152.39 100.00

业务类别 毛利润 毛利率 毛利润 毛利率 毛利润 毛利率 毛利润 毛利率

动力电池 15.52 24.72 17.46 17.88 36.77 16.72 21.08 14.41

输配电设备 0.56 16.18 0.59 12.98 1.26 18.93 0.93 22.62

其他 0.89 85.98 1.21 91.44 2.99 75.17 1.38 68.59

合计 16.96 25.23 19.27 18.61 41.02 17.79 23.39 15.35

资料来源:公司提供,东方金诚整理

动力电池

公司是国内大型锂电池生产制造企业,具有规模、技术研发及产业链优势,2022年国内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四位,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公司动力电池业务包括车用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经营主体主要为子公司合肥国轩。经过多年发展,动力锂电池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充放电效率等方面不断获得技术性突破,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通讯基站、储能电站、风光互补、移动电源等。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2年公司实现动力电池装机量约13.3GWh,国内排名第四,市场份额约4.5%。

技术研发方面,公司已于全球布局八大研发中心,包括在中国合肥、中国上海、日本筑波、新加坡、美国硅谷、美国克利夫兰等设立实验室,同时,公司在中国建立四大检测验证基地,并与众多知名大学和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研发机制。在磷酸铁锂电池方面,已拥有230Wh/kg能量密度电芯量产能力,公司结合电池包结构创新设计,不断突破LFP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上限,发挥其安全性能、循环性能、经济性能优势。在三元电池方面,公司掌握了从三元材料的前驱体技术到三元正极材料的量产技术,再到三元电池的规模化技术,实现302Wh/kg能量密度电芯量产装车系统能量密度突破200Wh/kg;高安全半固态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360Wh/kg,通过严格的针刺测试,系统能量密度可实现260Wh/kg,续航里程超过1000km。储能电池方面,公司实现了储能万次循环寿命300Ah电池实现量产。2023年5月,公司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全新LFMP体系即L600启晨电芯及电池包,采用掺杂了“锰”的磷酸铁锂材料,实现240Wh/kg的质量能量密度,常温循环4000圈,充电时间进一步缩短,可满足18分钟1500次全时快充。整体看,公司的磷酸铁锂电芯能量密度高、具有较好的低温性能,同时公司研发了寿命和循环次数行业领先的长寿命电池,并研发了磷酸锰铁锂电池,及寿命和循环次数行业领先的长寿命电池,技术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截至2023年6月末,累计申请专利6997项,其中发明专利3098项(含208项国外专利),实用新型专利3470项,外观设计429项;累计授权专利4672项,其中发明专利1187项(含77项国外专利),实用新型专利3082项,外观设计403项。公司专利技术涵盖了电芯四大主材、电芯结构设计、电芯加工工艺及设备、BMS、PACK、检测评价、拆解回收以及储能等,技术布局覆盖电池的全产业链。

产业链布局方面,公司在上游材料的布局已涵盖锂、钴、镍、前驱体、三元材料、LFP材料、碳酸锂、负极、铜箔、隔膜、电解液、添加剂等大部分锂电生产原料,目前已初步形成四大材料基地,分别位于安徽庐江、安徽肥东、江西宜春和内蒙古乌海,并于2022年筹划建设海外材料基地,分别位于阿根廷和印尼。其中庐江基地专注磷酸铁锂、三元正极材料的研发与生产,肥东基地的材料主要涵盖电池的前端原材料和后端的回收及梯次利用,乌海布局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宜春布局前端矿产及碳酸锂项目。

近年公司动力电池产能及产量均有所增长,受物料供应、新建产线产能爬坡及工艺技术更新等因素影响,产能利用率有所波动,2022年以来处于较低水平

2020年~2022年,公司动力电池产能及产量逐年增长,产能利用率有所波动,主要系受物料供应、新建产线产能爬坡及工艺技术更新等因素影响。一方面,公司一条产线从试生产到正式投产,再经历产量持续爬坡,最后完全释放产能需要6-9个月的爬坡周期;另一方面,动力电池行业技术升级频繁,生产工艺及技术更新速度较快,且下游整车厂会随时根据市场需要、政策补贴变化要求动力电池供应商调整产线工艺,技术升级和改造设备需要一定时间,对产能利用率也造成一定影响。

2020年上半年,受不利外部环境影响,国内外经济正常运转受到较大障碍,同时经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动力锂电池行业整体业绩短期承压。公司工厂产线的生产经营和产线建设、原材料的供应、物流配送都受到影响。此外,公司新建的国轩新能源(庐江)有限公司、南京国轩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多条产线逐步完成建设开始投产,并进行产量爬坡,故全年综合的产能利用率较低。2021年以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带动下,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增长势头强劲。但是多种原材料,特别是碳酸锂价格不断上涨,进入2022年仍维持在较高价位,考虑到生产经营成本的因素,公司暂不过多进行原材料备货,导致部分生产基地没有实现全产能满负荷生产状态,基本维持在80~90%的产能状态生产,物料供应紧缺现在也是影响公司产能的一大因素。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至后期,原材料供应端的新建产能释放(公司在宜春基地、肥东基地的布局,诸多原材料生产企业的新建产能布局),加上原材料市场供应量充足,原材料市场供需关系趋于平衡,原材料(主要是碳酸锂)市场价格可能会下降并趋于理性价位,同时公司产能大幅扩张,部分基地新建产线产能爬坡,逐步释放产能,预计公司的产能利用率会有所提升。

图表13近年公司动力电池产能、产量及产能利用率(单位:亿安时)

资料来源:公司提供,东方金诚整理

邮箱:dfjc@coamc.com.cn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丽泽金融商务区平安幸福中心A座45、46、47层 100071

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在全国已建成11个锂电池工厂,设计产能合计为79GWh/年,同时建成2个正极材料工厂,产能为14.6万吨/年。

图表14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已建成工厂

工厂名称 工厂所在地 主要产品 截至2023年6月末年设计产能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磷酸铁锂电池 3GWh

合肥国轩电池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 8GWh

国轩新能源(庐江)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 磷酸铁锂电池 6GWh

桐城国轩新能源有限公司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 磷酸铁锂电池 10GWh(一期)

唐山国轩电池有限公司 河北省唐山市 磷酸铁锂电池 7GWh(一、二、三期)

青岛国轩电池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 磷酸铁锂电池 3GWh

南京国轩电池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磷酸铁锂电池 2GWh

南京国轩新能源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磷酸铁锂电池 5GWh

江苏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磷酸铁锂电池 15GWh

宜春国轩电池有限公司 江西省宜春市 磷酸铁锂电池 10GWh(一期)

柳州国轩电池有限公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磷酸铁锂电池 10GWh(一期)

合肥国轩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4万吨

合肥国轩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 高镍三元正极材料 0.6万吨

合肥国轩科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10万吨(一、二期)

资料来源:公司提供,东方金诚整理

公司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的比重较高,近两年碳酸锂、电解液等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给公司成本控制带来一定压力

公司动力电池主要原材料包括电解液、隔膜、铝盖板、石墨、碳酸锂、磷酸铁等,近年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主要原材料的采购量逐年上升

2020~2022年原材料占动力电池成本的比重逐年增加,2022年达到86.19%,原材料价格波动将给公司成本控制带来一定压力。受供需错配影响,近年碳酸锂的采购均价逐年大幅上升,隔膜、电解液、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等材料采购均价亦增长较快。目前公司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已实现自给,三元正极材料亦有产能布局,对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供应、品质、价格有一定的控制力,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图表15公司主要原材料采购情况

原材料名称 项目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1~6月

隔膜 采购量(单位:万㎡) 11819.97 24514.38 46817.49 25375.61

采购均价(单位:元/㎡) 1.34 1.39 2.14 1.93

电解液 采购量(单位:万kg) 941.38 1815.36 3489.27 1988.96

采购均价(单位:元/kg) 27.07 60.64 61.91 36.34

铝盖板 采购量(单位:万套) 12142.43 22732.56 45173.12 17698.75

采购均价(单位:元/套) 2.19 2.25 2.53 3.21

铜箔 采购量(单位:万kg) 380.66 735.35 1388.17 751.80

采购均价(单位:元/kg) 74.30 97.82 108.71 94.47

石墨 采购量(单位:万kg) 1254.09 1869.27 3835.87 2098.51

采购均价(单位:元/kg) 33.24 31.85 46.58 32.58

NMP 采购量(单位:万kg) 957.79 2930.99 3476.70 2156.22

采购均价(单位:元/kg) 10.70 19.59 20.81 13.51

碳酸锂 采购量(单位:万kg) 427.83 820.14 1876.50 950.67

采购均价(单位:元/kg) 36.27 112.31 406.50 271.36

磷酸铁 采购量(单位:万kg) 1716.16 3213.90 6657.10 3726.85

采购均价(单位:元/kg) 17.56 14.05 22.57 14.12

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 采购量(单位:万kg) 61.77 225.25 334.17 143.87

采购均价(单位:元/kg) 77.95 96.87 114.10 85.09

资料来源:公司提供,东方金诚整理

近年,公司原材料前5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比在20%~30%,采购集中度一般。公司原材料主要采取月结方式,付款方式主要为现款或银行承兑汇票。不同原材料的账期有所不同,一般是1~4个月,资源性原材料的账期较短,包装物等辅材的账期相对较长。

图表16公司主要供应商情况(单位:万元)

年份 前五大供应商名称 采购金额 占当年采购金额的比例 采购的主要原材料

2020年 第一名 36500.61 10.58% 铝壳盖板

第二名 28681.60 8.32% BMS、高压箱

第三名 17629.77 5.11% 石墨

第四名 11841.67 3.43% 铜箔

第五名 9348.61 2.71% 石墨

合计 104002.26 30.16%

2021年 第一名 54153.13 6.50% 铝壳盖板

第二名 54091.62 6.49% 碳酸锂

第三名 45998.21 5.52% 电解液

第四名 35674.58 4.28% 铜箔

第五名 21923.36 2.63% NMP(N-甲基吡咯烷酮)

合计 211840.91 25.42%

2022年 第一名 114005.18 6.61% 电解液

第二名 67052.39 3.89% 碳酸锂

第三名 63956.35 3.71% 碳酸锂

第四名 60228.09 3.49% 壳体总成

第五名 54014.03 3.13% 铜箔

合计 359256.04 20.83%

资料来源:公司提供,东方金诚整理

公司动力电池业务拥有奇瑞汽车、上汽通用五菱、长城、长安、广汽、吉利、美国R公司、印度TaTa、越南VinFast等国内外优质客户,并取得了大众标准电芯(三元及磷酸铁锂)定点,预计2025年向大众汽车批量供货,带动动力电池销量较快增长

公司动力电池销售主要采取直销模式,公司已有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汽车”)、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淮集团”)、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零跑汽车等多家乘用车客户;

有安凯客车、EBUSCO等多家客车客户;有瑞驰、奇瑞商用车、吉利商用车、上汽大通等专用车客户,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2022年,公司深化与大众汽车集团的合作,取得了大众标准电芯4定点,预计2025年向大众汽车批量供货,带动动力电池销量较快增长。同时公司与TATA在印度设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印度锂电池市场,并与越南VinFast、泰国Nuovo及美国某知名整车上市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在储能领域,公司深化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国家电网、中国铁塔、皖能集团、中国电力、中电投等企业合作,与Nextera、Moxion等海外企业达成合作,持续加大国内外储能市场开拓力度,为储能业务迅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020年~2022年,公司客户主要为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前五大客户(同一控制下合并口径)销售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由35.80%上升至41.34%,客户集中度较高。近年公司与江淮集团、奇瑞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吉利、华为等优质客户的合作稳定,向华为销售的产品为储能电池。

公司对不同客户采用不同的信用政策,同时综合考虑价格、销量、供求关系等多种因素,平均账期为2~4个月,结算方式主要为电汇及银行承兑汇票款。

4根据大众的规划,标准电芯(Unifiedcell)将于2023年开始应用,到2030年标准电芯预计将涵盖大众集团旗下80%的车型,而“非标电芯”只占20%,现在使用的不同电芯设计的车型,都将逐渐统一使用标准电芯。标准电芯的优势在于,一方面标准化可以使得电芯制造成本大幅下降,另一方面,标准化也可以适配大众汽车多平台、多车型。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丽泽金融商务区平安幸福中心A座45、46、47层 100071

图表17公司前五大客户情况(单位:万元)

时间 前五大客户名称 销售金额 占该业务销售收入比例 是否为关联方

2020年 第一名 61939.26 9.21% 否

第二名 59371.15 8.83% 否

第三名 44927.00 6.68% 否

第四名 39412.08 5.86% 否

第五名 35106.70 5.22% 否

合计 240756.19 35.80%

2021年 第一名 87940.43 8.49% 否

第二名 81175.79 7.84% 否

第三名 76703.16 7.41% 否

第四名 70961.85 6.85% 否

第五名 54095.47 5.22% 否

合计 370876.70 35.81%

2022年 第一名 248926.80 10.80% 否

第二名 212965.88 9.24% 否

第三名 190339.93 8.26% 否

第四名 154378.91 6.70% 否

第五名 146212.62 6.34% 否

合计 952824.14 41.34%

2023年1~6月 第一名 158981.88 10.43% 否

第二名 93831.52 6.16% 否

第三名 76042.17 5% 否

第四名 66909.25 4.39% 否

第五名 62693.85 4.11% 否

合计 458458.67 30.09%

资料来源:公司提供,东方金诚整理

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高速增长,公司动力电池收入及毛利润均增长较快,毛利率有所下降,预计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及全球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公司动力电池仍面临较大需求,有利于利润规模的提升

2020年~2022年,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公司动力力电池销量增长较快,销售均价有所波动,其中2021年销售均价下降系公司提高了乘用车配套比例,乘用车的毛利率较商用车略低,销售单价也略低,此外部分客户自己有选定的PACK公司,公司直接销售电芯给江淮、零跑、华为等客户,电芯的销售单价比电池组的销售单价较低。2022年公司销售均价有所上升,主要系2021年下半年至2022年度,新能源汽车产业产销旺盛,电解液、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集流体等主要原材料价格涨幅较大。正极材料方面,近年来年锂电池上游碳酸锂、硫酸镍等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整体处于高位;负极材料及石墨方面,受石油等价格上行影响,针状焦、石油焦价格上涨,推高了负极材料、石墨成本;隔膜方面,因行业供需紧张,湿法隔膜整体价格同步上升。上述因素导致公司动力锂电池、输变电板块制造费用及成本增加,控制成本、优化费用支出结构的压力增大。行业内普遍成本涨幅压力巨大,利润率整体下滑,承压明显。因此,公司2022年的销售均价出现上浮。此外,公司积极扩展海外业务和储能电池业务,销售均价较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价格较高,导致销售均价上浮。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丽泽金融商务区平安幸福中心A座45、46、47层 100071

2020年~2022年,受益于销量增长,公司动力电池收入逐年增长,主要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收入,2021年及2022年储能电池收入分别12.24亿元和35.08亿元5。2020年~2022年,动力电池毛利率逐年下降,主要系行业竞争加剧及碳酸锂、电解液等原材料价格上涨较多所致。

2023年1~6月,受益于下游需求增加,公司营业收入及毛利润持续增长,预计未来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公司动力电池仍面临较大需求,有利于利润规模的提升。

图表18公司动力电池收入、毛利润及毛利率(单位:亿元)

图表19公司动力电池销量及销售单价(亿安时、元/安时)

注:动力电池销售单价根据“动力电池收入/销量”计算。

资料来源:公司提供,东方金诚整理

公司所处新能源行业属于多地支持性产业,在合肥、桐城、南京、唐山等多个基地建设中取得专项发展基金、产业扶持基金、税收返还等政府补助,并获得贷款贴息等其他支持

公司所处新能源行业属于多地支持性产业,在合肥、桐城、南京、唐山等多个基地建设中取得专项发展基金、产业扶持基金、基础设施配套返还等政府补助。公司2020年~2022年计入其他收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为3.93亿元、5.58亿元和9.21亿元。此外,公司获得政府的贷款贴息支持,贷款贴息直接冲减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

合肥市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近年加强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全链条布局,现已集聚江淮、比亚迪、蔚来、大众、长安、安凯等6家整车企业,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巨一科技等300多家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形成了较完善的产业生态圈。合肥市打造了下塘、新桥、新港三大百万辆整车生产基地,建设六大零部件园区,重点建设高新区、新站区等“百亿级”零部件配套园区,依托龙头企业,开展“龙头与配套”“芯车协同”等供需对接,设立16支汽车产业相关基金,总规模超600亿元。合肥市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新能源技术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预计未来公司将持续获得合肥市及其他公司项目落地城市政府的相关支持。

在建项目

公司在建项目建成后,动力电池产能将大幅增加,进一步提升行业竞争力,但也面临一定的产能闲置风险,同时在建项目尚需投资规模较大,公司面临较大的资本支出压力

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在建项目包括4个动力电池项目,2个正极材料项目、2个负极材料项目和1个碳酸锂项目,固定资产投资271.2亿元,已投资75.0亿元,尚需投资196.2亿元,资金主要来源于自有资金、银行借款、股权融资等。项目建成后,合计可新增动力电池产

邮箱:dfjc@coamc.com.cn

能60GWh,较现有产能大幅增加。整体看,公司在建项目建成后,公司产能将大幅增加,进一步提升竞争力,但也面临下游客户需求不足导致的产能闲置风险。同时公司在建项目尚需投资规模较大,面临较大的资本支出压力。

图表20 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重点在建项目情况(单位:亿元)

工厂所属子公司 工厂所在地 主要产品 建成后年产能 固定资产投资金额 已投资金额 尚需投资

合肥国轩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大众标准电芯) 20GWh 87.0 21.0 66.0

合肥国轩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三元电池 20GWh 46.0 7.5 38.5

桐城国轩新能源有限公司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 磷酸铁锂电池 10GWh(二期) 28.0 3.0 25.0

柳州国轩电池有限公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磷酸铁锂电池 10GWh(二期) 35.0 6.0 29.0

合肥国轩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 高镍三元正极材料 3万吨 14.3 5.9 8.4

合肥国轩科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10万吨(三期) 16.0 7.2 8.8

合肥国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 石墨负极材料 5万吨(一期) 7.9 5.7 2.2

内蒙古国轩零碳科技有限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 石墨负极材料(石墨化) 10万吨(一期) 16.0 11.0 5.0

宜丰国轩锂业有限公司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 碳酸锂 年产2.5万吨碳酸锂及年产300吨采选矿开发利用(一期) 21.0 7.7 13.3

合计 - - - 271.2 75.0 196.2

资料来源:公司提供,东方金诚整理

总体来看,公司是国内大型锂电池生产制造企业,具有规模、技术研发及产业链优势,2022年国内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四位;公司拥有奇瑞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吉利集团等优质客户,并取得了大众标准电芯定点,预计2025年向大众汽车批量供货,带动动力电池销量较快增长;近年公司动力电池收入及毛利润均增长较快,预计未来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公司动力电池仍面临较大需求,有利于利润规模的提升。同时,东方金诚关注到,公司产能利用率有所波动,2022年以来处于较低水平;公司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的比重较高,成本控制面临一定压力。

公司治理与战略

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各部门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能够覆盖业务运营的主要环节

公司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股东大会为公司最高权力机构。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董事由股东大会选举或更换,并可在任期届满前由股东大会解除其职务。

董事任期3年,任期届满可连选连任。董事会设董事长1人,由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选举产生和

罢免。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监事会应当包括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其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低于1/3。监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选举产生和罢免。监事会设主席1人,监事会主席由全体监事过半数选举产生。监事每届任期3年,任期届满可连选连任。公司设总经理1名,由董事会聘任或解聘,负责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

公司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组织结构,设立了中国业务板块、国际业务板块、战略业务板块、资本管理板块、财务管理板块、工程总院板块等6大业务板块,各部门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能够覆盖业务运营的主要环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方面,公司及各子公司均按照国家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对新、改、扩建项目,依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按时取得政府批复文件,按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要求建设废水、废气、噪声、危废等污染防治设备设施,定期维护保养保证设施正常运行,严格管控污染物排放浓度,做到达标排放的同时制定污染物减排措施。社会责任方面,公司致力于实现客户、员工、股东和社会四大利益协调统一和有序发展。公司持续优化客户结构,完善产业链布局,拓展国际市场;潜心技术研发,专注精益制造,聚焦降本增效,推广清洁能源;弘扬慈善文化,支持教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帮扶弱势群体,关爱员工,为企业发展注入凝聚力和向心力。

未来公司将通过全球布局扩充产能,垂直整合产业链,突破技术、质量瓶颈,提高运营效率,提升管理成效,搭建全球平台等手段,预计到2025年产能规模达300GWh

未来公司将通过全球布局扩充产能,垂直整合产业链,突破技术、质量瓶颈,提高运营效率,提升管理成效,搭建全球平台等手段,预计到2025年产能规模达300GWh。产品力方面,公司致力于不断突破磷酸铁锂性能,优化碳酸锂纯化技术,保障原材料供应链安全;保持电池技术领先地位强力推进产品技术更新迭代,完成先进PACK技术应用开发和标准储能集装项目推广应用,推动储能系统迭代设计,开发高安全长寿命储能系统,全面提升公司的产品力,满足市场对电池系统集成能力的需求。

财务分析

财务质量

公司披露了2020年~2022年审计报告及2023年1~6月未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苏亚金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2020年~2022年的财务数据分别进行了审计,均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资产构成与质量

近年公司资产规模增长较快,货币资金较充足,但应收账款、存货规模较大,对资金形成占用,此外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规模较大

2020年末~2022年末,公司资产规模增长较快,结构以流动资产为主,2022年末流动资产占比为51.62%。公司流动资产增长较快,以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及交易性金融资产为主。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丽泽金融商务区平安幸福中心A座45、46、47层 100071

图表21公司资产构成情况(单位:亿元)

项目 2020年末 2021年末 2022年末 2023年6月末

货币资金 33.44 113.85 141.22 166.03

应收账款 65.87 67.19 86.42 125.70

存货 32.20 44.88 75.84 65.21

交易性金融资产 4.11 0.53 35.14 39.61

流动资产合计 156.20 252.79 374.87 432.93

固定资产 71.60 87.62 117.85 168.00

在建工程 11.52 26.32 116.69 125.84

其他非流动资产 2.70 18.49 40.91 20.28

无形资产 12.64 18.95 29.03 31.00

非流动资产合计 122.15 183.35 351.41 401.17

资产总计 278.35 436.13 726.27 834.10

资料来源:公司提供,东方金诚整理

2020年末~2022年末,公司货币资金有所增长,其中2021年末大幅增长主要系向大众中国非公开发行A股募集资金到账所致;2022年末货币资金主要为银行存款121.89亿元、其他货币资金19.33亿元,其中受限货币资金28.80亿元,受限原因主要为保证金、质押融资等。

公司应收账款逐年增长,2022年末账面价值为86.42亿元,其中1年以内、1~2年应收款项账面余额占比分别为73.55%和11.75%,前五名客户应收账款合计占比25.91%。2022年末应收账款累计计提坏账准备15.74亿元,其中按单项计提的坏账准备、按组合计提的坏账准备分别为4.00亿元和11.74亿元。按单项计提的坏账准备中,公司对雷丁(山东)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申龙客车有限公司、江西优特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分别为1.20亿元、0.94亿元和0.50亿元,计提比例分别为70.00%、100.00%和80.00%,主要系上述企业经营困难,公司预计无法收回部分或全部应收账款。根据公司2022年度审计报告,对于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公司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期状况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编制应收账款逾期账龄与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计算预期信用损失。从周转率看,近年公司应收账款率有所上升,但低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同行业企业。

图表22 国轩高科及同行业企业应收账款周款率对比(单位:次)

时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1~6月

国轩高科 2.04 1.56 3.00 1.44

宁德时代 5.13 7.44 8.04 3.17

亿纬锂能 3.22 4.24 5.04 2.5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东方金诚整理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丽泽金融商务区平安幸福中心A座45、46、47层 100071

2020年末~2022年末,随着销售规模扩大,公司存货逐年增长,2022年末增长较多主要系原材料价格上升及备货需要所致。2022年末存货主要为库存商品28.27亿元、原材料26.25亿元和发出商品16.81亿元,同期末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3.82亿元,占存货期末余额的比重为4.80%。同期末,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有所增长,2022年末主要为结构性存款和中短期理财产品。

2020年末~2022年末,公司非流动资产规模逐年增长,主要由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其他非流动资产及无形资产构成。固定资产有所增长,2022年末账面价值为117.85亿元,主要为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已计提累计折旧34.56亿元。公司在建工程增长较快,2022年大幅增长主要系产能扩张所致,2022年末在建工程主要包括智能制造基地及配套项目、年产15GWh锂电池及PACK生产基地项目、年产20GWh动力电池项目、上海研发中心项目等。

2022年末公司其他非流动资产增长较多,主要系预付设备、工程款增加所致。公司无形资产有所增长,2022年末主要为19.06亿元土地使用权和9.03亿元非专利技术。

2023年6月末,公司资产总额较2022年末有所增长,仍以流动资产为主,其中应收账款增长45.55%至125.70亿元,增长较快,主要系2023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6.42%,此外2022年动力电池供不应求,公司销售账期有所缩短,2023年上半年供需紧张有所缓解,公司销售账期较2022年拉长所致。同期末,公司固定资产较2022年末增长42.55%,主要系随着在建动力电池产线完工,由在建工程转入的机器设备较多所致。

截至2022年末,公司受限资产为78.59亿元,占资产总额的10.82%,占净资产的32.08%,公司资产受限比重较低。

图表23截至2022年末公司资产受限情况(单位:亿元)

受限资产 受限金额 受限原因

货币资金 28.80 保证金、质押融资、司法冻结

交易性金融资产 2.27 质押融资

应收票据 0.53 已背书未到期未终止确认票据

应收款项融资 2.55 质押融资

固定资产 30.06 抵押融资、物权用于融资

使用权资产 0.27 租赁资产

无形资产 6.26 抵押融资

在建工程 5.45 物权用于融资

其他非流动资产 2.41 物权用于融资

合计 78.59 -

资料来源:公司提供,东方金诚整理

资本结构

公司所有者权益主要由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及实收资本构成,受益于定向发行股票及发行GDR募集资金,近年公司资本实力不断增强

2020年末~2022年末,公司所有者权益有所增长,主要由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及实收资本,其中资本公积主要为股本溢价。近年公司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均逐年增长,其中2021年增长主要系公司完成向大众中国定向增发股票所致,2022年增长主要系公司向境外投资者发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丽泽金融商务区平安幸福中心A座45、46、47层 100071

行全球存托凭证(GDR)所致。2023年6月末,公司所有者权益小幅增长,主要系其他资本公积及未分配利润小幅增长所致。

图表24公司所有者权益主要构成(单位:亿元)

项目 2020年末 2021年末 2022年末 2023年6月末

实收资本 12.81 16.65 17.79 17.79

资本公积 62.31 131.94 181.91 184.62

未分配利润 31.58 33.83 35.46 37.55

少数股东权益 1.69 5.97 9.86 10.66

股东权益合计 110.75 193.74 244.98 251.10

资料来源:公司提供,东方金诚整理

公司全部债务规模增长较快,以短期有息债务为主,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处于较高水平2020年末~2022年末,公司负债总额增长较快,以流动负债为主,2022年末流动负债占比为71.41%。

公司流动负债快速增长,主要由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构成。2020年末~2022年末,公司短期借款增长较快,2022年末短期借款主要包括保证借款98.03亿元、质押借款7.32亿元、抵押借款2.09亿元,借款主要用于日常经营周转。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及产能扩建,公司应付账款增长较快,2022年末主要为应付货款、应付工程及设备款。公司应付票据逐年增长,2022末主要为银行承兑汇票,系公司向上游供应商结算所产生。同期末,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主要为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23.06亿元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应付款13.04亿元。

图表25公司负债构成情况(单位:亿元)

项目 2020年末 2021年末 2022年末 2023年6月末

应付账款 40.17 54.06 118.15 137.96

短期借款 32.52 54.80 108.21 114.69

应付票据 30.32 48.29 55.16 93.04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8.79 12.39 36.33 24.09

流动负债合计 118.94 182.82 343.69 388.36

长期借款 25.87 43.78 106.89 155.09

长期应付款 6.98 5.90 18.23 26.12

非流动负债合计 48.66 59.57 137.61 194.65

负债总额 167.59 242.39 481.30 583.00

资料来源:公司提供,东方金诚整理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丽泽金融商务区平安幸福中心A座45、46、47层 100071

公司非流动负债有所增长,主要为长期借款和长期应付款。2022年末,公司长期借款主要为保证借款和抵押借款,主要用于产线建设。同期末,公司长期应付款为应付购置或租赁资产款17.12亿元和应付国开基金借款6.96亿元。

2023年6月末,公司负债总额较2022年末有所增长,仍以流动负债为主。

2020年末以来,公司全部债务规模增长较快,以短期有息债务为主。2022年末公司全部债务为364.66亿元,主要为银行借款和应付票据。2023年6月末,公司全部债务进一步增长至440.16亿元。2020年末以来,公司资产负债率及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均波动上升,2023年6月末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处于较高水平。

图表26公司有息债务及杠杆率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公司提供,东方金诚整理

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对外担保为6.17亿元,均为对参股公司的担保,占公司总资产的比重为0.74%,占净资产的比重为2.46%。

图表27 截至2023年6月对外担保情况(单位:万元)

被担保方名称 担保事项 保证担保责任类型 保证担保金额 反担保条款 担保起始时间 担保终止时间

合肥星源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借款连带责任担保 2000.00 合肥星源对本次担保事项提供同等金额的反担保 2022年1月14日 2028年1月13日

合肥星源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借款连带责任担保 10787.61 合肥星源对本次担保事项提供同等金额的反担保 2022年7月5日 2028年7月5日

上海电气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借款连带责任担保 6804.09 李缜先生为本次担保事项提供同等金额的反担保 2018年11月22日 2026年11月4日

上海电气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借款 连带责任担保 29400.00 2020年5月9日 上海电气国轩新能源科技(南通)有限公司为本次担保事项提供同等金额的反担保 2030年5月3日

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借款 连带责任担保 4500.00 李缜先生为本次担保事项提供同等金额的反担保 2019年1月31日 2025年1月10日

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借款连带责任担保 8250.00 无 2022年1月5日 2030年4月4日

合计 - - 61741.70 - - -

资料来源:公司提供,东方金诚整理

盈利能力

近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较快,但受行业竞争激烈、原材料涨价造成的成本压力等因素影响,营业利润率有所下降;期间费用、减值损失对利润形成侵蚀,利润总额对政府补助的依赖度较高

2020年~2022年,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高速增长带动公司动力电池产品需求增长,公司营业收入增长较快。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原材料涨价造成的成本压力无法及时传导给下游,公司营业利润率逐年下降。公司期间费用主要为研发费用和管理费用,期间费用率有所波动,但整体处于较高水平,对利润形成侵蚀。公司管理费用主要为职工薪酬、折旧摊销及期权费用,研发费用主要为研发材料费、职工薪酬及期权费用。

图表28公司盈利能力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东方金诚整理

近年公司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规模较大,对利润的侵蚀较重。2020年~2022年,公司信用减值损失分别为-3.36亿元、-3.43亿元和-4.89亿元,主要为应收账款减值损失6。同期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1.35亿元、-1.98亿元和-3.72亿元,主要为存货减值损失,2022年存货减值损失规模较大主要系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大幅波动所致。

2020年~2022年,公司其他收益规模较大,分别为3.93亿元、5.59亿元和9.22亿元,主要为政府补助。同期,公司利润总额有所波动,利润总额对政府补助的依赖程度较高。从资产盈利指标来看,近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本收益率均有所波动。

2023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为152.39亿元,同比增长76.42%,主要系下游需求旺盛导致公司销售规模增加所致。同期公司利润总额为2.09亿元,同比增长272.67%。

现金流

近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净流入但规模较小,在建项目投入较大导致投资活动现金流持续净流出,资金来源对筹资活动的依赖度较高

2020年~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净流入,但规模较小。公司现金收入比有所增长,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主营业务获现能力不高。

同期,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规模较小,主要为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投资活动现金流出主要为项目建设支出,及长期股权投资等投资支付的现金,在建项目投入较大导致投资活动现金流持续净流出,2021年及2022年净流出规模较大。

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入主要为取得借款、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2020年~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主要为偿还债务本息及分配股利的支出,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规模增长较快,2021年及2022年净流入规模较大。整体看,公司资金来源对筹资活动的依赖度较高。

2023年1~6月,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均持续净流入,投资活动现金流持续净流出。

图表29 公司现金流情况(单位:亿元)

指标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1~6月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44.39 81.27 160.16 109.00

现金收入比(%) 58.44 70.66 61.34 66.39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 37.54 70.68 152.15 107.35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 8.76 9.80 3.35 23.45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 31.19 51.65 178.60 61.49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 68.62 165.94 280.85 122.51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 55.29 64.62 97.81 65.04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2.41 70.02 18.03 23.71

资料来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东方金诚整理

图表30公司偿债能力主要指标

指标名称 2020年(末) 2021年(末) 2022年(末) 2023年6月(末)

流动比率(%) 131.33 138.27 109.07 111.48

速动比率(%) 104.25 113.72 87.01 94.69

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 5.76 5.79 2.33 -

EBITDA利息倍数(倍) 2.83 2.76 2.11 -

全部债务/EBITDA(倍) 10.94 14.62 17.67 -

资料来源:公司提供,东方金诚整理

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短期有息债务为255.69亿元,无一年内到期或回售的债券。2022年公司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10.79亿元;经营性净现金流为8.01亿元,投资性净现金流为-175.25亿元,筹资活动前净现金流为-167.24亿元。随着公司获得更多整车厂商项目定点,预计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均同比增长;资本支出较2022年有所下降,主要用于厂房建设、购置设备等,预计2023年筹资活动前净现金流仍为负值,对短期有息债务的保障能力较弱。

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银行授信额度为652.00亿元,已使用授信额度为356.71亿元,未使用授信额度为295.28亿元,备用授信额度较充足。此外,作为A股上市公司,公司直接融资渠道较畅通。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丽泽金融商务区平安幸福中心A座45、46、47层 100071

总体来看,公司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增长较快,作为A股上市公司,公司直接融资渠道畅通,受益于定向发行股票及发行GDR募集资金,近年公司资本实力不断增强。同时,东方金诚关注到,公司应收类款项、存货规模较大,利润总额对政府补助的依赖程度较高。公司全部债务规模增长较快,以短期有息债务为主,债务率处于较高水平。

过往债务履约和其他信用记录

根据公司提供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出具的《企业信用报告》,截至2024年3月2日,公司本部已结清贷款及未结清贷款中均无关注或不良类贷款记录。

截至本报告出具日,公司在资本市场发行的已到期债券均已按时还本付息,存续期债券尚未到还本付息日。

抗风险能力及结论

公司是国内大型动力电池制造企业,业务包括动力锂电池系统、储能电池系统和输配电设备三大板块,建立了覆盖锂镍等矿产资源、碳酸锂等原材料及电池正负极材料等环节的产业链,动力电池市场份额位居行业前列,竞争力很强;公司锂电池技术研发水平先进,磷酸铁锂电芯能量密度高、低温性能良好,磷酸锰铁锂电池寿命和循环次数行业领先;公司动力电池业务拥有奇瑞汽车、上汽通用五菱、长城、长安、广汽、吉利、美国R公司、印度TaTa、越南VinFast等国内外优质客户,并取得了大众标准电芯(三元及磷酸铁锂)定点,储能电池覆盖集中式、分布式及户用等应用场景,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储能市场需求增长,公司电池收入及毛利润均增长较快;作为A股上市公司,公司直接融资渠道畅通,受益于定向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近年公司资本实力不断增强;公司所处新能源行业属于多地支持性产业,在多个基地建设中取得专项发展基金、产业扶持基金、税收返还等政府补助,并获得贷款贴息等其他支持。

同时,东方金诚关注到,近年碳酸锂、电解液等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给公司成本控制带来一定压力,近年毛利率有所下降;公司应收账款、存货规模较大,对资金形成占用,应收账款和存货计提坏账准备较大;公司有息债务规模增长较快,以短期有息债务为主,面临一定集中偿付压力,预计随着在建项目推进,公司债务规模将持续增长。

综上所述,东方金诚评定公司主体信用等级7为AA+,评级展望为稳定。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很强,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大,违约风险很低。

7本次主体评级信息的有效期列示于信用等级通知书,有效期满后自动失效,请报告使用者仅参考处于有效期内的主体评级信息。

邮箱:dfjc@coamc.com.cn

附件一: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股权结构图

附件二: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组织结构图

附件三: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

项目名称 2020年(末) 2021年(末) 2022年(末) 2023年1~6月(6月末)

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

资产总额(亿元) 278.35 436.13 726.27 834.10

所有者权益(亿元) 110.75 193.74 244.98 251.10

负债总额(亿元) 167.59 242.39 481.30 583.00

短期债务(亿元) 80.43 127.73 235.80 255.69

长期债务(亿元) 42.80 54.66 128.86 184.46

全部债务(亿元) 123.23 182.39 364.66 440.16

营业收入(亿元) 67.24 103.56 230.52 152.39

利润总额(亿元) 1.66 0.48 2.59 2.09

净利润(亿元) 1.47 0.77 3.66 2.41

EBITDA(亿元) 11.27 12.47 20.6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亿元) 6.85 10.58 8.01 1.65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亿元) -22.43 -41.85 -175.25 -38.05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亿元) 13.34 101.32 183.04 57.48

毛利率(%) 25.23 18.61 17.79 15.35

营业利润率(%) 24.58 17.88 17.10 14.79

销售净利率(%) 2.18 0.74 1.59 1.58

总资本收益率(%) 2.13 1.24 1.77 -

净资产收益率(%) 1.33 0.40 1.49 -

总资产收益率(%) 0.53 0.18 0.50 -

资产负债率(%) 60.21 55.58 66.27 69.90

长期债务资本化比率(%) 27.87 22.01 34.47 42.35

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 52.67 48.49 59.82 63.68

货币资金/短期债务(倍) 41.57 89.13 59.89 64.93

非筹资性现金净流量债务比率(%) -12.64 -17.14 -45.86 -

流动比率(%) 131.33 138.27 109.07 111.48

速动比率(%) 104.25 113.72 87.01 94.69

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 5.76 5.79 2.33 -

EBITDA利息倍数(倍) 2.83 2.76 2.11 -

全部债务/EBITDA(倍) 10.94 14.62 17.67 -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次) 2.04 1.56 3.00 -

存货周转次数(次) 3.12 2.19 3.14 -

总资产周转次数(次) 0.48 0.29 0.40 -

现金收入比(%) 58.44 70.66 61.34 66.39

附件四:主要财务指标计算公式

指标 计算公式

毛利率(%)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

营业利润率(%)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营业收入×100%

销售净利率(%) 净利润/营业收入×100%

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所有者权益×100%

总资本收益率(%) (净利润+利息费用)/(所有者权益+长期债务+短期债务)×100%

总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资产总额×100%

资产负债率(%)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长期债务资本化比率(%) 长期债务/(长期债务+所有者权益)×100%

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 全部债务/(长期债务+短期债务+所有者权益)×100%

担保比率(%) 担保余额/所有者权益×100%

EBITDA利息倍数(倍) EBITDA/利息支出

全部债务/EBITDA(倍) 全部债务/EBITDA

货币资金/短期债务(倍) 货币资金/短期债务

非筹资性现金净流量债务比率(%)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全部债务×100%

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100%

速动比率(%) (流动资产合计-存货)/流动负债合计×100%

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合计×100%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净额

销售债权周转率(次) 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净额+应收票据)

存货周转率(次) 营业成本/平均存货净额

总资产周转率(次) 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现金收入比率(%)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100%

注:EBITDA=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固定资产折旧+摊销

长期债务=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其他长期债务

短期债务=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应付票据+其他短期债务

全部债务=长期债务+短期债务

利息支出=利息费用+资本化利息支出

附件五:企业主体及中长期债券信用等级符号及定义

等级 定义

AAA 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强,基本不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风险极低

AA 偿还债务的能力很强,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大,违约风险很低

A 偿还债务能力较强,较易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风险较低

BBB 偿还债务能力一般,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较大,违约风险一般

BB 偿还债务能力较弱,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很大,有较高违约风险

B 偿还债务的能力较大地依赖于良好的经济环境,违约风险很高

CCC 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度依赖于良好的经济环境,违约风险极高

CC 在破产或重组时可获得保护较小,基本不能保证偿还债务

C 不能偿还债务

注:除AAA级和CCC级(含)以下等级外,每一个信用等级可用“+”、“-”符号进行微调,表示略高或略低于本等级。

短期债券信用等级符号及定义

等级 定义

A-1 还本付息能力最强,安全性最高

A-2 还本付息能力较强,安全性较高

A-3 还本付息能力一般,安全性易受不良环境变化的影响

B 还本付息能力较低,有一定的违约风险

C 还本付息能力很低,违约风险较高

D 不能按期还本付息

注:每一个信用等级均不进行微调。

跟踪评级安排

根据监管部门有关规定的要求,东方金诚将在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受评主体”)主体信用等级有效期内,持续关注与受评主体相关的、可能影响其信用等级的重大事项,并在东方金诚认为可能存在对受评主体信用等级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时启动跟踪评级。东方金诚在信用等级有效期满后不再承担对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主体的跟踪评级义务。

在主体信用等级有效期内发生可能影响受评主体信用评级的事项时,委托方或受评主体应及时告知东方金诚,并提供相关资料,东方金诚将就相关事项进行分析,视情况出具跟踪评级结果。

如委托方或受评主体未能及时或拒绝提供跟踪评级所需相关资料,东方金诚将有权视情况采取延迟披露跟踪评级结果、确认或调整信用等级、公告信用等级暂时失效或终止评级等评级行动。

东方金诚出具的跟踪评级结果将根据监管规定或委托评级合同约定向相关单位报送或披露。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

2024年4月16日